村民杜梅艳正在王树湾农业园区大棚里采摘辣椒。 徐志全 摄
近日,吴起县周湾镇王树湾农业园区的日光温室大棚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热闹景象。长螺3号辣椒植株枝叶繁茂,青翠欲滴的辣椒缀满枝头,在温室的暖光映照下,宛如一串串绿宝石。这些辣椒不仅承载着农户的殷切期盼,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这段时间,村民杜梅艳总是早早来到大棚,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谈及如今的收入,她难掩喜悦:“我把家里4亩地流转给园区,每亩每年能拿到750元租金。自己也成了园区的‘上班族’,每月保底工资4500元。算下来,一年收入能有6万多元!”在王树湾农业园区,和杜梅艳一样通过大棚经济实现增收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土地流转带来的“租金”、家门口就业获得的“薪金”,让他们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周湾镇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引入山东水发集团这一强劲助力,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引领、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对王树湾农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和种植管理,全力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
王树湾现代农业园区是周湾镇大棚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园区占地400亩,内有210座日光温室大棚,由山东水发集团旗下的陕西凯城瑞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设而成。园区创新推出一系列利益联结机制,除土地流转和务工就业,还通过让利供苗、订单销售等方式,让农户既能在资产入股中获得“股金”,在承包经营中赚取“劳金”,又能参与集体经济分红。同时,园区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渗灌、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种植技术,积极开展有机产品认证,严格把控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确保农产品绿色、安全、优质。
“咱们王树湾园区种植的螺丝辣椒已经开始上市,目前长势喜人,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1.6万斤左右,亩均收入可达7万元,效益十分可观。”陕西凯城瑞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金辉介绍道。良好的经济效益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近年来,周湾镇立足平缓的涧地资源,紧紧抓住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政策机遇,持续发展大棚经济建设。目前,全镇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69座、小拱棚121座,并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引领、农民有序进场”模式,建立起完善的棚栽业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火龙果、贝贝南瓜、彩椒、哈密瓜等特色果蔬种植。这种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与乡村的土地、农机、劳务等资源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村企“联姻”的长效发展之路。
“通过引进水发集团等新型经营主体,我们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周湾镇副镇长齐东伟表示,“未来,我们还将建设智能温室联动育苗拱棚、分拣车间、蓝湖绿禾地膜加工厂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效益。”
大棚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周湾镇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村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和完善,周湾镇正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大步迈进,大棚经济这一“新引擎”,必将为周湾镇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李亚军 徐志全 樊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