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清涧:多维发力抗旱保粮 筑牢粮食安全生命线

2025年05月15日 西部法治报

  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         贺学 摄

  抗旱保粮技术实地培训。     任龑霆 摄

  覆膜耕种,抽水灌溉。      李辽宁 摄

  果园机械化喷灌作业。   蔺卫生 摄

  今年以来,受极端气候影响,榆林市清涧县遭遇罕见旱情挑战。持续偏高的气温、显著偏少的降水与频繁侵袭的大风天气交织,形成严峻形势。截至“五一”前夕,该县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显示,0-20cm土层相对含水量仅49.7%,20-40cm土层相对含水量为69.5%。全县中旱区域占比高达80%,轻旱区域占比15%,适宜播种地块仅占比5%。旱情的持续加剧,致使农作物播种进度严重滞后。截至5月7日,全县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仅8.4万亩,不足全年粮播总面积的16.6%。面对这场“保粮攻坚战”,清涧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构建起“组织统筹、物资保障、精准施策”三位一体的抗旱体系,全力守护粮食安全底线。

  高位统筹强引领 织密抗旱保粮组织网络

  旱情就是命令,保粮刻不容缓。清涧县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由县长牵头的抗旱保粮工作专班,构建起“一把手”牵头、多部门协同的指挥架构。专班办公室设立于县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水利、气象、应急管理等12个部门,形成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同步印发《清涧县2025年农业抗旱保粮工作方案》,以“清单化”方式明确各部门职责:农业农村局负责技术指导与物资调配,水利局统筹水源调度,气象局提供精准气象预警。通过“县-镇-村”三级责任传导机制,将抗旱任务细化分解到9个乡镇、330个行政村,确保责任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围绕全年粮油生产任务,清涧县制定“路线图”与“时间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将50.8万亩粮食播种、10.7万吨产量、13.3万亩大豆种植等核心指标,按土壤条件、产业基础分解至各镇村;同时,结合气象预测与土壤墒情,编制《清涧县2025年农业抗旱应急预案》,针对轻度、中度、重度旱情分级制定响应措施,明确应急水源调配、物资调度、技术指导等流程,确保抗旱工作“有章可循、精准高效”。

  为提升抗旱能力,清涧县农业农村局组建由15名高级农艺师、8名农机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创新“集中培训+分散指导”模式,在白李家河村设立综合示范基地,针对坝地、梯田、山坡地等不同地形,开展全膜深沟探墒播种、顶凌覆膜等技术现场教学;组织专家团队深入9个乡镇,累计开展“田间课堂”46场次,培训农户3200余人次;开通24小时农技服务热线,通过“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解决农户生产难题。

  物资保障夯基础 筑牢稳产增产物质支撑

  为充实物资储备,保障生产需求,清涧县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提前谋划农资储备。清涧县农业农村局统筹资金1200万元,集中采购玉米良种5.3万亩、高粱谷子良种6万亩、脱毒红薯苗400万株;储备加厚地膜700吨、化肥1800吨;建立“县级储备库-镇级供应站-村级服务点”三级配送体系,通过“点对点”运输、“一站式”发放,确保农资及时送达农户手中。

  为破解资金瓶颈,清涧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其中,500万元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参与耕、种、收、防环节的村集体和种植大户,分别给予市场价格40%和20%的作业补贴;315.18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重点支持节水灌溉、深松整地等农机具推广,计划新增各类农机具120台(套),力争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58%以上。

  精准施策促生产 打出抗旱保粮组合拳

  在覆膜蓄墒方面,清涧县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自然规律,创新“秋雨春用”“冬墒春保”模式。2024年秋季,该局组织3.2万亩地块开展深松覆膜作业,通过“深翻-镇压-覆膜”一体化操作,将秋雨牢牢锁在土壤中;今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抢抓“顶凌期”,对2.8万亩地块实施顶凌覆膜,有效延长播种窗口期10-15天。

  为应对旱情,清涧县农业农村局针对不同地块条件,实施差异化播种策略:对有灌溉条件的川道地,采取“小畦灌溉+随灌随播”方式;降水后或墒情较好地块,组织农户“抢墒播种”;针对墒情较差的山地,推广“造墒播种”技术,通过深翻20-30cm,利用下层湿土,配合旋耕、覆膜、播种“一条龙”作业;同时,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一免五增”等12项抗旱技术,其中全膜深沟探墒播种技术应用面积达5万亩,较传统播种方式出苗率提高15%以上。

  在清涧县中北部山地的高标准农田,县农业农村局推广地膜谷子顶凌冬播技术,实现“冬种春长”;川坝地区域应用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通过合理密植提高土地产出;无定河沿岸川道地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试点应用智能滴灌、保水剂拌种等新技术,在5个示范村建立节水灌溉示范区,节水效率提升30%以上。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清涧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专班,遴选12家专业化服务组织,整合434台农机具、266名农机手,组建“抗旱应急服务队”,在9个镇开展“耕、种、防、收”全托管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机耕3万亩、春播0.63万亩,服务效率提升40%,亩均成本降低120元。

  为助力科学田管,清涧县农业农村局组建9支技术指导服务队,实行“包镇联村”责任制。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从品种选择、农机适配到田间管理,实现“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策”深度融合;开展“科技培训月”活动,举办果树修剪、蔬菜栽培等专题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1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

  面对严峻旱情,清涧县以系统思维统筹抗旱保粮工作,通过组织体系的“顶层设计”、物资保障的“硬核支撑”、精准施策的“靶向发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随着各项措施的持续推进,一幅“人勤抗旱、科技助农”的保粮画卷正在清涧大地徐徐展开。清涧县将继续完善抗旱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书写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清涧答卷”。       

  李亚军 贺学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