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20时,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新城大队民警刘文娟带领辅警小李,架起手机开始了第一次“执法直播”。
“家人们,这辆面包车私自拆除了后排座椅,安全隐患很大。”小李举着手机,将镜头对准正在接受检查的车辆。“这样改装太危险了”“原来交警查车是这样的”……弹幕不断刷屏。
近期,为有效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纵深开展,防范夏季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陕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结合当前重点工作部署,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开展安全宣传引导工作,持续掀起夏季交通安全“宣传风”。
发挥媒介优势 拓宽宣传覆盖广度
各地充分发挥媒介优势,组织宣传民辅警随队参与酒驾醉驾夜查,以及摩托车、面包车非法改装、逾期未报废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从中收集典型违法案例,形成图文、视频等形式,通过交警在线微信公众平台曝光;梳理辖区典型事故案例,通过各乡镇农村微信群进行转发和传播,并附上事故案例的发生原因、注意事项和交通警示,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吸取教训,树立守法出行、安全出行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辖区道路通行信息、恶劣天气信息,加强驾驶人预警提示,引导驾驶人合理选择出行方式、时间和路线,向客运驾驶人发送交通安全宣传提示短信,提醒驾驶人遵守交通法规。
聚焦群体需求 提升宣传教育精度
各地将“一盔一带”主题宣传带入辖区“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车辆企业,对企业法定代表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负责人、重点车辆驾驶员进行针对性教育,在客运车辆和客运场站引导乘客系好安全带,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在事故中不系安全带的伤亡比例;发挥各乡镇行政村的基层一线力量,组织民辅警携带夏季行动宣传折页、海报等资料,在农贸市场周边、商超门口等区域开展宣传,采取以案说法、引导提醒的方式,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安全意识;上门对电动车、摩托车销售商,快递及外卖配送等企业和个人开展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违法危害的宣传,对违法突出的企业开展约谈,落实安全责任主体,从源头上加强“一盔一带”违法治理。
紧盯源头管控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各地组织民警深入客运公司等辖区重点车辆单位开展夏季交通安全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夏季行车注意安全”提示牌、悬挂“一盔一带”宣传横幅、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播放交通安全专题片、剖析典型事故案例等形式,重点讲解夏季气候特征以及降雨等天气对交通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安全行车、车辆保养常识、车况检查、把牢“出站关”等,不断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对驾驶员开展集中培训工作,通过发放资料、通报重特大交通事故案例等方式对驾驶员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醒驾驶员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充分认识到“三超一疲劳”、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和安全驾驶、文明交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遵规守法的职业道德理念,自觉抵制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立足服务窗口 延伸宣传触达深度
各地持续落实摩托车考试、驾驶证审验、交通违法处理等窗口部门的现场宣传任务,发挥窗口阵地作用,做好夏季交通安全出行的宣传和提示,引导群众增强文明守法意识;充分发挥大厅LED屏幕、视频播放器和宣传栏的宣传作用,结合夏季交通出行的规律和特点,定期更新提示标语、交通事故警示片内容和板报图文,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和知晓交通法律法规和夏季交通安全知识,在市区所有出租车LED顶灯上发布提示信息,每天滚动播放;在显眼位置粘贴宣传海报,通过阵地宣传,营造文明出行氛围,促进群众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出行习惯。
结合路面执法 增强现场引导实效
各地在维护交通秩序、巡逻执勤、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和处理交通事故的同时,针对具体违法行为、事故形态、危害及后果,向违法行为人、事故当事人以案说法,依托检查站向过往客运车辆、货车、危化品车驾驶员讲解夏季疲劳驾驶、超载的危害性,提醒客运车辆乘客系好安全带;组织警力开展夏季行动,重点针对“飙车炸街”、非法改装、超速行驶、酒驾醉驾、闯红灯、不礼让行人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整治、宣传与劝导;坚持将宣传与整治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与发放宣传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向违法驾驶人和群众广泛宣传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整治的目的、内容和意义,宣传“飙车炸街”、非法改装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后果和法律责任,努力形成全社会严管共治的舆论氛围。
截至目前,全省已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千余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为预防夏季道路交通事故奠定了坚实基础。陕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将继续深化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陕西交警用一个个鲜活案例、一次次贴心提醒,为三秦大地筑起坚固的交通安全防线。这个夏天,平安出行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夜幕降临,各地交警仍在忙碌——他们深知,每一次提醒、每一条短信、每一场直播,都可能在不经意间挽救生命。
(陕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