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龙
3月7日,周女士拨通了民警夏伟的电话,声音里满是感激:“夏警官,我们没有因为停车的问题再发生矛盾了,相处得也挺好的,太谢谢您了。”
2月2日,小区业主周女士像往常一样准备开车外出,却发现车辆左后车门上有星星点点的划痕,让她心疼不已。由于小区监控无法覆盖停车位,周女士无奈之下,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旁边车辆的车主姜女士,要求其赔偿维修费用。姜女士坚称自己没有剐蹭,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2月8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夏伟在开展“三下工程”日常走访时,了解到这起纠纷。他深知邻里纠纷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很可能会愈演愈烈。夏伟仔细了解情况后得知,周女士修车共花费了1400元,而姜女士认为周女士车上的划痕并非全是自己车辆造成的,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存在分歧。
为了化解矛盾,夏伟多次与双方沟通。他分别给周女士和姜女士打电话,从车辆剐蹭的位置和方向进行专业分析,耐心地向双方解释可能出现划痕的各种原因和情况,希望能让双方更理性地看待这起事件。同时,他还从多年的邻居情谊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双方不要因为这点小事伤了邻里情谊。然而,双方虽然表面上有所松动,但内心仍各有想法,调解进展缓慢。
就在夏伟感到有些棘手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师傅郝世玲。郝世玲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经验丰富,处理过各种各样的复杂纠纷。夏伟赶忙向郝世玲请教。郝世玲听后,笑着说:“处理这种邻里纠纷,不仅要讲法理,更要讲情理。钱数不大群众肯定有别的顾虑,你得找到双方真正的顾虑点,打开他们的心结。”
在郝世玲的指导下,夏伟重新调整了调解策略。除了电话沟通,他还联合物业与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劝说。这次,他了解到姜女士担心赔偿后会被其他邻居误解,而周女士则觉得自己的车无辜受损,必须得到合理赔偿。找到问题关键后,夏伟一方面向姜女士保证会向其他邻居解释清楚,消除误解;另一方面,也劝说周女士适当考虑姜女士的担忧。
经过一次次耐心调解,3月1日,在夏伟的努力下,周女士和姜女士达成和解,双方同意各承担一半的维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