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临潼法院:审执衔接 跑出为民“加速度”

  高博 通讯员 林芳

  自全市政法机关“两行动、两措施”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线,积极运用法治思维,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账户被冻结付不了货款,可对方担心解封后我们不认账。两边都僵持着,真是进退两难!”9月19日,回忆起此前买卖合同纠纷的调解过程,某建筑公司代理人仍面露难色。

  这起纠纷源于38万元货款。原告某商贸公司与被告某建筑公司合作多年,却因货款拖欠产生矛盾。无奈之下,某商贸公司诉至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法院并申请诉讼保全,法院依法冻结了某建筑公司名下相应金额的银行存款。临潼区法院骊山法庭法官薛媛组织双方调解,被告同意支付货款,但称账户冻结无法付款,原告则担心解除保全后款项难追。

  就在双方为“先付款还是先解封”争执不下时,薛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印发的《关于强化立审执协调配合 推动矛盾纠纷执前化解的工作指引》,为眼前的难题找到了解决方法。

  “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执前化解’,这不正是问题的突破口吗?”骊山法庭立即协同执行局利用审执衔接机制制定“执前扣划”方案:先由被告提出扣划申请,原告进行确认;再对被告涉诉涉执案件进行审查,确认无其他债权人利益受损;最后由骊山法庭作出民事裁定书,执行局作出执行裁定书、协助执行通知书并前往银行进行扣划。民初号的“扣划”裁定书下达当天,执行局法官张伟祝迅速行动,从保全账户中将货款成功扣划。

  “没想到3天就解决了!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晚一天到账就多一天煎熬。”某商贸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该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工作指引规定精神和首批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依据申请人申请,审执协同依法审查,审理部门作出裁定,执行部门实施扣划。这一审执衔接举措不但提升了办案效率、节省了当事人时间,而且还因未进入正式执行程序,为当事人省去了执行费用,更有效避免了对被执行人信用记录造成负面影响,实现了保障债权人权益、保护债务人信用、节约司法资源与提升解纷效率的多方共赢格局。

  “如果真走到强制执行那一步,即便最后付了款,我们公司在招标、贷款方面的信誉也会受损。现在纠纷顺利解决,信用记录清白,合作还能继续,真是太方便了。”某建筑公司代理人如是说。

  “新时代背景下,法官的工作方式也需与时俱进,从以往相对被动地遵循流程,转向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立审执衔接的新路径,做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临潼区法院院长卢光武由衷地说道。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工作指引为实现这一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撑。该工作指引明确进一步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据悉,临潼区法院正系统总结“调解+扣划”审执衔接机制经验,计划将其推广至更广泛的涉企纠纷处理中,以强化司法文书执行效力、及时兑现当事人权益,为激发市场活力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检察
   第05版:公安
   第06版:综合
   第07版:说法
   第08版:副刊
西安市政法机关多措并举护企安商
临潼法院:审执衔接 跑出为民“加速度”
雁塔检察:守护创新 提振新质生产力
鄠邑法院:多维发力 营商环境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