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面: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点击下载

王军娜:用担当与柔情不负“检察蓝”

  王军娜

  【手持正义之剑,心怀法理之秤,明察秋毫,抽丝剥茧,让真相大白,让证据说话。你有同理心、共情力,用爱心和温情点亮心灯,用忠诚和担当守护公平。铿锵玫瑰,只为正义绽放,巾帼不负“检察蓝”。】

  有一种追求,来自坚定的信念;有一种尊严,来自法治的力量;有一种坚守,来自无悔的选择。

  从基层法庭考到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检察院,现在是渭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一检察部主任的王军娜,从事检察工作17年,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追求。

  多年基层政法工作的历练,让王军娜成长为一名有信仰、有担当、有原则、有温度的检察官,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因能啃“硬骨头”而出名,成了办理大案要案、疑案难案的“专业户”。

  2020年,渭南白水县公安局破获了一起17年前发生的抢劫杀人案,因时过境迁,取证十分困难,办案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由于案发时间较为久远,加上客观证据较少,尤其被告人开始是认罪的,后来翻供了,给案件审查起诉带来很大难度。”王军娜说。

  “王军娜检察官多次到案发现场查看,梳理大量证据,多次与我们侦查人员座谈,引导侦查方向。”白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超说。

  办案中,王军娜和同事严格审查每个环节,认真梳理每项证据材料,经过十几次的复盘、推演和修改,终于形成了一份长达3万多字的审查报告。

  功夫不负有心人。庭审中,面对被告人的无罪辩解和辩护人的强势辩护,王军娜沉着应对,用一组组确凿的证据指控犯罪事实。在事实面前,被告人认罪服法,最终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王军娜认真、细致和缜密的工作作风让同事们都很钦佩。

  面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王军娜冷峻严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面对寻求帮助的群众,王军娜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情,春风化雨、细心解忧。

  一位老人来到检察院递交资料,却发现资料在其乘坐公交车的过程中遗失。得知老人的资料和现金都放在了遗失的袋子里,王军娜赶紧带着老人,开车到附近的公交公司查看监控录像。然而,查阅了大量视频,都未能发现老人的遗失物品。随后,王军娜带着老人寻遍了他走过的角角落落,翻遍了沿途的垃圾桶。

  踏破铁鞋无觅处,终于,在一个垃圾桶旁边,王军娜发现了一个褶皱的纸袋子,打开一看,里面就是老人的东西。拿到失而复得的物品,老人十分感动。

  “作为检察官,要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哪怕是很小的案子。因为每一个小案在老百姓心中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这是王军娜经常对同事们说的话。尤其在办理未检案子时,王军娜十分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心理疏导工作,传递检察温情。

  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是未检工作的核心,旨在通过综合性的法律和心理干预,帮助未成年人改正错误,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用真诚点亮悔悟的心灯,王军娜先后将12名迷途少年引向正途,被亲切地称为“知心姐姐”。

  从检17年来,王军娜办理了各类案件500余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案件,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陕西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陕西省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等30余项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韶华不负“检察蓝”,王军娜用担当与温情,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度
   第04版:聚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专刊
   第08版:专刊
骆云桥:在秦巴山中传递司法温暖
王军娜:用担当与柔情不负“检察蓝”
长安区委政法委:以“平安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岳建文:当好为民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史礼海:造炬成阳凝聚奋进力量
致敬新时代政法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