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那辆车又出现了!轨迹很可疑,像是在刻意绕路。”今年年初的一个寒夜,长安区烟草专卖局稽查大队稽查员正在对一条涉嫌销售假烟线索进行追踪摸排。
这是又一场与狡猾对手的较量,而“部门联合、多方参与、密切协作”的机制,正是长安区烟草专卖局打击涉烟违法犯罪屡破大案的制胜法宝。
微信群里的“魅影”与真假混装的猫腻
“有大量特殊渠道口粮,有需求者私信联系。”这条从商户微信群信息中抽出的“细丝”,牵出一张覆盖西安周边的假烟销售黑网。案件的发现源于稽查人员对假烟线索的敏锐“嗅觉”。
今年1月,长安区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在几个卷烟零售户微信群内,有人频繁发布所谓“特殊渠道、价格优惠”的卷烟货源信息。这些情况立即引起了稽查员小王的警觉。小王将该线索上报,长安区烟草专卖局随即组织人员追踪摸排。通过进一步深挖线索,发现此为团伙作案,该团伙采取了一种极具欺骗性的方式——真假卷烟混装销售。他们以部分品牌真烟与其他品牌假烟掺杂混装的形式,专门针对西安周边警惕性不高的零售户进行兜售。
锁定线索后,长安区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种模式隐蔽性强,危害极大,就像毒瘤一样侵蚀市场,必须尽快打掉。然而,嫌疑人反侦查意识极强,送货车辆行踪飘忽,常规手段难以锁定其核心窝点。
“烟草+公安”大数据与“铁脚板”的协奏曲
烟草与公安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此时开始发挥作用。长安区烟草专卖局迅速将案情和初步研判结果通报给公安西咸分局经侦大队。公安西咸分局经侦大队高度重视,两部门迅速成立专案组。在公安民警的紧密配合下,通过海量的视频追踪和轨迹分析,专案组最终将目标锁定在西咸新区王寺街道某小区。
专案组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的策略:线上,依托公安部门强大的数据研判和侦查能力,专案组民警调取了嫌疑车辆的租赁、轨迹、加油、公路卡口等海量信息记录,随着数据链的梳理研判,指向了一个以张某为核心,林某、罗某等为骨干的售假团伙。然而,嫌疑人异常狡猾,频繁更换接头地点和仓库,线上数据有时也会“断线”。
线下,“铁脚板”的作用凸显出来。时值深冬,寒风刺骨。专案组民警和烟草稽查队员分成多个小组,在嫌疑人可能活动的小区周边进行24小时轮班蹲守。夜里最冷时有零下10摄氏度左右,怕暴露目标车里不敢开暖风,公安民警和烟草稽查人员只能裹着大衣硬扛,在连续蹲守1周后,终于发现嫌疑车辆踪迹。专案组更是精准摸清了该团伙“广东进货-西安中转分包-真假混装配送”的完整犯罪链条和活动规律,为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寒夜擒敌,雷霆出击扬利剑
2月,收网时机终于成熟。在确认主犯林某、罗某的踪迹后,专案组果断出击。公安民警迅速进入其藏身的小区。林某、罗某正欲销毁手机里的交易记录,被民警迅速制服。“控制现场!所有电子设备、账本、物流单据全部封存!特别是支付宝、微信的收款记录,一条都不能漏!”行动负责人掷地有声地下达指令。
现场查获卷烟共计25万余支,涉案金额28万余元。经陕西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鉴别检验为假冒伪劣卷烟,这一结论为案件定性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经过后期的审讯和深入调查得知,该团伙定期驾车往返广东-陕西运输假烟,月均两次,累计涉案金额已超过700万元。
深度挖掘,跨省追击斩断“黑”链
首战告捷并非终点。专案组人员马不停蹄,一方面对已抓获人员加强审讯,深挖上线和下线;另一方面调取更详尽的涉案人员银行流水、第三方支付记录等进行分析。面对铁证,林某、罗某的心理防线被逐渐攻破,更多的案件信息浮出水面。
3月17日,林某等3名主要涉案人员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截至目前,“2·07”特大销售假烟案中6名主犯已被依法逮捕。专案组并未停歇,将目光投向了货源和外围链条,在公安和烟草部门的协作下,案件侦破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长安区烟草专卖局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办大案、破网络、抓主犯”的工作思路,不断筑牢市场监管防线,为辖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王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