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言
“鬼探头”是道路交通领域的一个俗语,即在驾驶人视线盲区,突然出现行人、非机动车或其他车辆,驾驶人因避让不及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况。“鬼探头”这个词相信驾驶人都不陌生。这种突如其来的“偶遇”,往往令驾驶人心惊胆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8月21日,为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陕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盘点了“鬼探头”易发路段,并作出安全提示。
“鬼探头”易发高发路段有哪些?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事故预防处理大队民警施鑫总结出以下几类“鬼探头”现象易发高发路段。
公交车站附近:公交车体积大,停靠站台时会遮挡后方车辆,一些乘客下车后,为了方便常常从车头前快速横穿马路,导致从公交车左侧驶进的车辆驾驶人避让不及。
路口及斑马线处:在有信号灯的路口,车辆等红灯时,如果行人或非机动车从斑马线上闯红灯,位于前方的车辆可能会阻挡后方车辆驾驶人的视线,导致事故发生。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和斑马线路段,行人与车辆抢行的情况较为常见,“鬼探头”现象易发。
道路两侧停车较多的居民区和商业区:车辆行至此路段,会对驾驶人形成大面积视觉盲区,行人或非机动车在车辆间穿行,驾驶人很难提前预知。
建筑物等遮挡处:建筑物拐角、天桥桥墩以及路边绿化带等,障碍物使车辆驾驶人无法预见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如果出现“鬼探头”,车辆驾驶人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
变道超车时:遇到前车慢速行驶时,车辆驾驶人若随意变道超车,会因视线遮挡看不清周围路况而发生“鬼探头”。为了确保安全驾驶,车辆驾驶人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变道超车。
交通参与者如何避免“鬼探头”现象带来的伤害?
针对以上“鬼探头”现象易发高发路段,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事故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交通参与者应摒弃“对方应该会让我”思想,“鬼探头”并不是防不胜防,慢一秒、多一眼,安全就加十分。
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事故处相关负责人提醒,在前方交通状况不明朗的情况下,车辆驾驶人需耐心等待,不要轻易超车。
日常经验表明,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源于安全意识缺乏。防御性驾驶的关键在于提升交通安全意识,如果能在脑海中形成条件反射,事故自然可以避免。
首先,车辆驾驶人行至“鬼探头”易发高发路段需减速慢行,留给自己充足的反应时间。遇到公交车停靠站台时,不要急于超车,将右脚放在刹车踏板上,遇突发情况随时刹车。还要注意礼让行人,仔细观察路况,避免造成事故。
其次,行人及非机动车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不可迂回穿行,不要翻越道路中央护栏和隔离墩。从公交车上下车后,待公交车驶离再过马路。经过停满车辆的路段时,确定无车辆驶来再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