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锋
当孩子们尽情享受暑期的快乐时光,未成年人结伴骑行现象激增,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不断攀升:在湖南株洲,两名儿童结伴骑行闯红灯横穿斑马线,导致其中一男童被正常行驶的车辆撞倒,交警认定被撞男童负全责;在江西寻乌,姐妹俩共骑一辆自行车下坡时,姐姐未减速、未靠右行驶且违法载人,失控撞向路边围墙。
“未成年人未到年龄骑行上路,行为控制能力弱,应急反应、协调性等都不成熟。”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相关负责人说,“未成年人对交通知识了解少,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不满12周岁骑行自行车与不满16周岁骑行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占比分别高达7.5%和10.3%。
莫让生命试错,年龄是守护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据统计,涉学生的大部分事故源于未到法定年龄骑行不该骑的交通工具。小学中高年级约50%的交通事故发生在骑非机动车时,初中生约40%涉摩托车事故,高中生这一比例飙升至60%。
此外,6月至9月是“飙车炸街”行为的高发季。为了全力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与夜间宁静,8月20日,榆林市府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重拳出击,通过多维联动、精准施策,针对摩托车“飙车炸街”顽疾,构建“交警主导、多警联动、科技赋能”的立体化整治体系。每日20时至凌晨2时,由交警、巡警、特警组成的联合执法组在重点路段设卡盘查,同步开展流动巡查,累计拦截可疑车辆50余辆。特别针对未成年人违法建立“双处理”机制,除处罚当事人外,强制监护人签订承诺书,二次违法者实施联合监管。
公安部统计数据揭示严峻现实:2022年至2024年,全国暑期7月至8月涉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占全年总数超20%,而每天16时至20时事故占比超过三成——此时段本应是监护人看护的重要时段。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因体力增长与风险预判能力提升,容易产生‘能力堪比成人’的过度自信。”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相关负责人说,假期脱离学校约束,若家长也监管缺位,未成年人极易冒险出行。
对危险的盲目、对规则的漠视、对监护责任的失守,共同酿成了暑期未成年人交通事故的悲剧。
道路驾驶行为具有高度风险性,绝非儿戏。保障未成年人交通安全,监护人须履行首要监管教育职责,同时需社会各界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彻底杜绝安全隐患,确保青少年度过安全、快乐的暑假。
相关法律链接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未成年人年龄大于或等于12周岁,可以骑自行车上路,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准驾车型的,须年满18周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