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钢 通讯员 刘璇
7月11日,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胡家庙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驻社区”工作——在长缨东路的居民小区里,民警程武军正和网格员一起核对租户信息;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内,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警情热力图,正指引着巡逻警力向重点区域集结……这忙碌而有序的场景,是该所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改革、深耕“三大警务”的日常缩影。6月26日,一场“8分钟救助”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的温度:接到老人走失警情后,胡家庙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通过研判,社区民警联动家属接力,从接警到将老人安全送回仅用时8分钟。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胡家庙派出所地处西安市城区东部,4.7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常住人口达7万余人,而每日的流动人口达到了15万余人,企事业单位、商贸市场、果蔬批发市场、学校幼儿园密集分布,人财物流动性大,治安状况复杂,治理难度较大。两年来,胡家庙派出所立足“三大警务”,夯实“主防”阵地,推进“两队一室”警务改革,切实推动警务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隐患治理从“事后”向“事前”转型,不仅连续获评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目标考核稳居分局榜首,并且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用脚步丈量民情
“王大妈,您反映的楼道灯不亮问题,物业今天就能修。”“小张,租房合同记得备案,有纠纷随时找我。”华清东路33号院落警长赵世龙一边巡逻走访,一边不忘对群众关心的事项进行反馈和提醒。
在胡家庙派出所的社区警务队里,25名社区民警如同25颗平安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责任区里。他们每天穿梭于街巷楼宇,用“铁脚板”走出社情民意的“活地图”。在这里,2个暖心警务会客厅化身“平安驿站”,“有警出警、无警巡逻、流动布控、快速反应”的勤务模式让安全触手可及。值得一提的是,派出所创新构建“1+N”群防体系,物业保安、网格员、治安协理员等社会力量被充分调动,织就了一张全天候、无死角的防护网。数据显示,该勤务模式运行以来,社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提升至92%,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如今,在胡家庙派出所社区警务队的悉心守护下,风险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前移得到了完美融合。
以专业守护平安
“现在办案就像有了‘最强大脑’!”案件办理队的民警这样形容“两队一室”警务改革效能叠加的工作体验。胡家庙派出所通过建立“综合指挥室+社区警务+案件办理”的三方联动机制,极大提升了基层警务效能。在今年破获的一起商铺盗窃案中,社区民警提供的可疑人员线索与综合指挥室的视频追踪形成合力,最终成功打掉一个流窜作案的盗窃团伙。
在反诈战场上,胡家庙派出所的“警银社反诈联盟”展现出强大战斗力,20余家成员单位构筑起资金拦截“第一道防线”,“四进”宣传让反诈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辖区电诈发案率大幅下降,为群众挽回损失400余万元。
让科技赋能实战
走进胡家庙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实时警情数据。这个“智慧大脑”通过警情热力图分析,可以精准指导巡逻警力投向案件高发时段和区域。“后台有力的支撑,让我们处警时效率更高!”胡家庙派出所民警董子扬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胡家庙派出所每日下发的“风险提示单”成了民警工作的“指南针”,而处置结果的限期反馈则确保了每起警情“件件有回音”。
华灯初上,东站路的夜市人声鼎沸。胡家庙派出所创新推出“五户联保”机制,相邻5家商户既是生意伙伴,又是平安共建的“同盟军”,让商户们实现了“自防+互防”的安全升级。“以前遇到醉酒闹事的,我们一家店很难劝,现在5家一起劝,矛盾很快就化解了。”开烧烤店的老王笑着说。数据显示,辖区夜市警情同比下降32%,商户的联防参与率达到100%。这种“警民共治”的模式,让“长安夜”更加安全祥和。
从“铁脚板”踏遍社区,到“智慧脑”精准施策,从专业队伍攻坚,到群众力量共治,胡家庙派出所用创新实践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平安建设没有终点,我们将继续以‘三大警务’理念为引领,让警务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用心用情守护好这份人间烟火。”胡家庙派出所所长路大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