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大鹏
“全省政法机关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立新功’主题实践活动以来,我深刻认识到基层司法所是法治建设的‘神经末梢’,我将带好头领好队,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护航一方平安。”8月10日,汉中市汉台区司法局北关司法所所长王建勋说。
今年49岁的王建勋一直扎根基层司法所,近3年来指导社区调解矛盾纠纷368件,主导化解复杂疑难纠纷11件,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2020年10月,王建勋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021年10月,北关司法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解矛盾去心结
“王所长,有一小区的业主和保安发生了冲突,请速去帮忙处理。”2024年6月的一天,王建勋接到综治中心的指令,随即带领3名同事赶往汉台区某小区。
经了解,某小区一名业主多次因琐事与小区保安发生口角,因此结怨。当日,这名业主在饮酒后再次与小区保安发生肢体冲突。王建勋迅速组织调解专班进行调解,最终通过释法说理、悉心沟通,成功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这起纠纷以民事赔偿圆满化解,赢得了当事双方的认可。
从意外受伤赔偿纠纷到医患纠纷,王建勋负责处理的多起复杂疑难纠纷,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调解不仅是化解矛盾,更是抚平人心的艺术。”王建勋深有体会地说。
今年1月,“王建勋调解工作室”在北关综治中心建立。同时,北关综治中心还组建了26人的调解人才库,以及7支专业调解小分队,实现了从“一人行”到“大家行”,形成了基层矛盾纠纷调解的强大合力。
融资源聚合力
“老王是个有胆识、有闯劲、有情义的人,工作处处奔在前头,这也是北关司法所的作风。”北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少强说。
北关街道地处中心城区,辖区人口多、业态丰富集中、矛盾易发复杂。面对辖区实际问题,北关司法所动员街道和社区干部,以及网格队伍等五大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建立了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分级管控机制。王建勋还探索出“社区党组织+调委会+调解员+律师服务”新模式,组织17名社区法律顾问轮驻街道法律服务站,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为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形成了资源融合、分工协作、多方共赢的格局。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王建勋编写了《讲政治、能担当、善作为,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等教案,为基层干部和初任公务员进行专题辅导。3年来,王建勋累计授课13次,指导培训1000余人。聚焦主责主业,为打造过硬队伍,王建勋推动建立了高标准的“六室一站一栏”机构。2021年,北关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新时代六好司法所示范单位”。
优服务促善治
一名11岁儿童在商场玩耍时不慎受伤。北关司法所通过联合调处,成功让当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某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几户居民因漏水问题产生矛盾。北关司法所联合相关部门及时跟进调解,成功化解了这起涉及多方的纠纷;
……
透过王建勋的调解记录和工作日志不难发现,他的每一次调解都是一次普法宣传,融情于法、法理结合,顺利解决纠纷的同时,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司法所经常到企业进行宣传,为我们普及法律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嘉远建材城负责人说。近年来,王建勋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扎实开展“法律九进”活动,组织律师等进企业宣讲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坚持上好“开学第一课”,并在16个社区建立了公共法律咨询服务室。同时,王建勋积极推动“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指导辖区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82名。在王建勋的推动下,北关司法所指导社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家、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家、区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家,为基层依法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看着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种成就感比啥都强。”王建勋说。紧贴社情民意,用法治思维抽丝剥茧、化解心结,王建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治的温度。